数字赋能,匠心传承码

作者: 时间:2025-05-13 点击数:

数字赋能,匠心传承:广金非遗微专业团队解锁广钟文化密码

古韵开篇:《茉莉花》奏响探秘序曲

   59日,广金非遗微专业团队走进了广钟历史文化研究院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观学习活动,深度探寻广钟这一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非遗技艺。

   在团队成员即将踏入研究院大门时,一首熟悉的《茉莉花》旋律传来,寻声而去,只见一座“天官赐福钟”正随着音乐节奏灵动运转。这座独特的钟以《茉莉花》为伴奏,将动态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,瞬间吸引了团队成员们的目光,也为本次参观之旅拉开了充满惊喜的序幕。

数字记录:科技与匠心的碰撞之旅

   在广钟非遗传承人魏文广先生的带领下,团队从一楼至三楼,依次参观了各个展馆。每一层展馆都像是一座历史的宝库,陈列着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广钟。魏文广先生一边引导大家参观,一边娓娓道来广钟的历史故事以及复杂精妙的制作工艺。

   参观过程中,微专业张皓老师手持VR设备穿梭其中,通过360度全景视角,对广钟的纹理、结构及动态运转细节进行沉浸式记录;团队成员则利用3D扫描技术,对具有代表性的广钟进行高精度复刻,通过逐层扫描,将广钟的每一处设计细节转化为数字化模型,让古老技艺在数字世界中得以留存。


144FB5


文化解码:广钟背后的多元融合智慧

   广钟的设计风格独树一帜,它巧妙地融合了西洋元素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岭南广府文化,以及曾经的宫廷文化。在历史上,部分广钟凭借其精湛的工艺与独特的设计,成功进入宫廷,甚至有皇帝御旨对其进行相关记载。其动态丰富的特点深受皇帝及达官贵人的喜爱,这也促使广钟内部结构愈发精细复杂。为了追求极致的艺术效果,广钟还大量采用广府工艺作为装饰艺术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广府工匠们的匠心独运。

   面对数字化记录过程中遇到的疑问,非遗传承人魏文广先生均一一耐心解答,结合实物结构与历史工艺,深入浅出地为团队成员讲解广钟制作的核心要点与技术难点。他特别提到,制作透明珐琅的技艺难度极高,对时间的把控更是难上加难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具备精湛的技艺和十足的耐心。


E4911


历史回响:广钟见证的时代交流印记

  此外,魏文广先生还亲自展示了多座具有代表性的广钟,并生动地叙述背后的故事。其中,2017年习近平主席陪同特朗普参观广钟的经历尤为引人关注。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态度,积极接受西方优秀文化,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在融合过程中所孕育出的独特技艺。广钟正是这种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杰出代表。

   追溯历史,利玛窦于1581年进入中国,并以自鸣钟等西洋器物赢得士大夫的好感,为中西文化交流打开了初步的大门。在这之后的两百年间,广府工匠们在吸收西方钟表制作技术的基础上,融入本土文化元素,逐渐创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广钟文化体系。广钟不仅仅是一件计时工具,更是广府文化最顶级的瑰宝,是一个涵盖了设计、制作、装饰等多方面的完整体系。




 

薪火相传: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启程

 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,让非遗微专业团队成员们对广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。大家纷纷表示,广钟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精湛技艺令人震撼,今后将以数字化记录与复刻成果为基础,进一步挖掘广钟文化价值,致力于广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,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一珍贵的非遗技艺,共同守护广府文化的瑰宝。


123CF0


 

版权所有 © 广东金融学院心理与创业教育学院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| 邮编:510520 | 办公电话:020-37216170、020-37215292